GB/T 51408-2021 建筑隔震設計標準_第1頁
GB/T 51408-2021 建筑隔震設計標準_第2頁
GB/T 51408-2021 建筑隔震設計標準_第3頁
GB/T 51408-2021 建筑隔震設計標準_第4頁
GB/T 51408-2021 建筑隔震設計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閱讀全文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UDC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514082021

建筑隔震設計標準

Standardforseismicisolationdesignofbuilding專用

人人文庫

貼標處20212704發布20210109實施

S/N:155182·0708

統一書號:155182·0708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定價:29.00元聯合發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建筑隔震設計標準

Standardforseismicisolationdesignofbuilding

GB/T51408-2021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專用

施行日期年月日

:202191

人人文庫

中國計劃出版社

2021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建筑隔震設計標準專用

GB/T51408-2021

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行

網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木樨地北里甲號國宏大廈座層

:11C3

郵政編碼電話發行部

:100038:(010)63906433()

三河富華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印刷

印張千字

850mm×1168mm1/324.75122

年月第版年月第次印刷

202151202151

人人文庫☆

統一書號

:155182·0708

定價元

:29.00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侵權舉報電話

:(010)63906404

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寄本社出版部調換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

2021年第82號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發布國家標準

建筑隔震設計標準的公告

《》

現批準建筑隔震設計標準為國家標準編專用號為

《》,GB/T51408-

自年月日起實施

2021,202191。

本標準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戶網站

()

公開并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

,

社有限公司出版發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21年4月27日

人人文庫

前言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年工程建設標準規

《〈2014

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號的要求標準編制

〉》(〔2013〕169),

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

,,

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本標準

,,。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規定地

:,,,

震作用和結構隔震驗算隔震支座及隔震構造多層與高層建

,,

筑大跨屋蓋建筑多層砌體建筑和底部框架抗震墻砌體建筑

,,-,

核電廠建筑既有建筑和歷史建筑的隔震加固專用設計村鎮民居建

,,

筑等

。

本標準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由廣州大學負責具

,

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廣州

。,

大學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外環西路號郵編

(:230;:

510006)。

本標準主編單位廣州大學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標準參編單位北京工業大學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人人文庫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蘭州理工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廣州容柏生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東南大學

·1·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同濟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省設計院集團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福州大學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

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寧夏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筑設計研究院

清華大學專用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北京建筑大學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員周福霖郁銀泉譚平曾德民

蘇經宇薛彥濤安曉文杜永峰

王曙光劉付鈞范峰潘文

衛龍武彭凌云徐建周云

陳洋洋呂西林朱宏平馬玉宏

人人文庫郭彤支旭東馮遠方泰生

束偉農劉瓊祥祁皚張同億

張耀劉振華鈕祥軍潘鵬

陳星黃襄云和雪峰王濤

張建軍毛慶張濤鄧烜

黨育袁涌翁大根葉昆

李忠誠劉偉慶

·2·

本標準主要審查人員謝禮立歐進萍陳政清王亞勇

婁宇范重李愛群吳波

李英民朱忠義吳小賓李守恒

專用

人人文庫

·3·

目次

總則…………………

1(1)

術語和符號………………

2(2)

術語……………………

2.1(2)

符號……………………

2.2(3)

基本規定…………………

3(10)

一般規定………………

3.1(10)

場地地基和基礎………

3.2、(10)

試驗和觀測………………專用……………

3.3(11)

地震作用和結構隔震驗算………………

4(12)

一般規定………………

4.1(12)

設計反應譜和地震動輸入………………

4.2(13)

地震作用計算……………

4.3(15)

構件截面設計……………

4.4(19)

上部結構變形驗算………

4.5(23)

隔震層設計……………

4.6(24)

下部結構設計……………

4.7(28)

隔震支座及隔震構造……

5人人文庫(30)

一般規定………………

5.1(30)

隔震支座檢驗……………

5.2(31)

隔震支座與結構的連接…………………

5.3(31)

隔離縫…………………

5.4(32)

穿越隔震層的固定設施和管線……………

5.5(32)

伸縮縫…………………

5.6(33)

檢修及隔震標識…………

5.7(33)

·1·

多層與高層建筑…………

6(34)

一般規定………………

6.1(34)

隔震層設計……………

6.2(35)

結構設計………………

6.3(36)

大跨屋蓋建筑……………

7(45)

一般規定………………

7.1(45)

隔震層設計……………

7.2(46)

大跨屋蓋結構設計………

7.3(46)

支承結構設計……………

7.4(47)

多層砌體建筑和底部框架抗震墻砌體建筑……………

8-(49)

一般規定………………

8.1(49)

隔震層設計……………

8.2(50)

結構設計…………………專用……………

8.3(50)

核電廠建筑………………

9(52)

一般規定………………

9.1(52)

隔震設計………………

9.2(53)

樓層反應譜……………

9.3(55)

隔震支座的要求…………

9.4(55)

橡膠隔震支座的檢驗規則………………

9.5(56)

地震監測與報警…………

9.6(57)

既有建筑和歷史建筑的隔震加固設計…

10(58)

一般規定………………

10.1人人文庫(58)

既有建筑的隔震加固設計………………

10.2(59)

歷史建筑的隔震加固設計………………

10.3(60)

村鎮民居建筑……………

11(62)

一般規定………………

11.1(62)

房屋隔震設計要點……

11.2(62)

附錄隔震建筑抗震性能設計……………

A(66)

附錄復振型影響系數計算公式…………

B(70)

·2·

附錄隔震支座連接設計…………………

C(72)

附錄隔震支座力學分析模型和基本力學性能要求……

D(77)

附錄既有建筑加固墻體和柱的托換方法………………

E(82)

本標準用詞說明………………

(89)

引用標準名錄…………………

(90)

附條文說明…………………

:(91)

專用

人人文庫

·3·

Contents

………

1Generalprovisions(1)

………

2Termsandsymbols(2)

…………………

2.1Terms(2)

………………

2.2Symbols(3)

………

3Basicrequirements(10)

……

3.1Generalrequirements(10)

…………………

3.2Site,soilsandfoundation(10)

………專用……………

3.3Testandobservation(11)

……

4Earthquakeactionandseismicisolationchecking(12)

……

4.1Generalrequirements(12)

………

4.2Designresponsespectrumandgroundmotioninput(13)

………

4.3Earthquakeaction(15)

………………

4.4Componentsectiondesign(19)

4.5Checkingforsuperstructuredeformation(23)

………………

4.6Designforisolationlayer(24)

4.7Designforsubstructureofisolationlayer(28)

……

5Seismicisolatorandisolationdetails(30)

人人文庫……

5.1Generalrequirements(30)

……………

5.2Checkingforseismicisolator(31)

………………

5.3Connectionofseismicisolatorandstructure(31)

…………

5.4Isolationseam(32)

……………

5.5Fixturesandpipingacrosstheisolationlayer(32)

…………

5.6Expansionjoint(33)

……

5.7Inspectionandisolationidentification(33)

·4·

…………

6Multi-storyandtallbuildings(34)

……

6.1Generalrequirements(34)

………………

6.2Designforisolationlayer(35)

………

6.3Structrualdesign(36)

………………

7Large-spanroofbuildings(45)

……

7.1Generalrequirements(45)

………………

7.2Designforisolationlayer(46)

……………

7.3Structrualdesignforlarge-spanroofbuildings(46)

……………

7.4Supportingsturcturedesign(47)

8Multi-storymasonrybuildingsandmulti-story

masonrybuildingwithR.C.framesonground

………

floors(49)

………專用……………

8.1Generalrequirements(49)

………………

8.2Designforisolationlayer(50)

………

8.3Structrualdesign(50)

…………

9Nuclearpowerplantbuildings(52)

……

9.1Generalrequirements(52)

………………

9.2Designforseismicisolation(53)

…………………

9.3Floorresponsespectrum(55)

………

9.4Requirementsforseismicisolator(55)

………………

9.5Testingrulesforrubberisolationbearings(56)

………

9.6Earth人人文庫quakemonitoringandalarm(57)

10Seismicisolationdesignforretrofitofexisting

……

orhistoricbuildings(58)

…………………

10.1Generalrequirements(58)

10.2Seismicisolationdesignforretrofitofexisting

………………

buildings(59)

10.3Seismicisolationdesignforretrofitofhistoric

………………

buildings(60)

·5·

……………

11Ruralresidentialbuildings(62)

…………………

11.1Generalrequirements(62)

………

11.2Buildingisolationdesignessentials(62)

AppendixASeismicperformancedesignofseismically

……………

isolatedbuildings(66)

AppendixBFormulafortheinfluencecoefficientof

………………

complexmode(70)

……

AppendixCConnectiondesignofisolationbearing(72)

AppendixDMechanicalanalysismodelofisolation

bearingandbasicmechanicalperformance

…………………

requirements(77)

AppendixESupportmethodforstrengthening

專用……

theexistingbuildingwallandcolumn(82)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89)

……

Listofquotedstandards(90)

………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91)

人人文庫

·6·

1總則

1.0.1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建筑工程防震減災的法律法規實行

,

以預防為主的方針使建筑采用隔震技術后地震安全性得到進一

,,

步提高遭遇設防地震后建筑使用功能不中斷避免人員傷亡和次

,,

生災害減少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制定本標準

,,。

1.0.2本標準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筑物的

6

隔震設計及既有建筑的隔震加固設計

。

1.0.3除特殊規定外隔震建筑的基本設防目標是當遭受相當

,:

于本地區基本烈度的設防地震時主體結構基專用本不受損壞或不需

,

修理即可繼續使用當遭受罕遇地震時結構可能發生損壞經修

;,,

復后可繼續使用特殊設防類建筑遭受極罕遇地震時不致倒塌或

;,

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

。

1.0.4隔震建筑的結構構件非結構構件和附屬設備的使用功能

、

有專門要求時除應符合基本設防目標外尚應符合結構構件非

,,、

結構構件和附屬設備的抗震性能標準的規定

。

1.0.5隔震建筑房屋高度規則性結構類型隔震層設置等超過

、、、

相關標準的規定或抗震設防標準等有特殊要求時宜按本標準附

,

錄采用結構抗震性能設計方法進行補充分析和論證

A。

1.0.6隔震人人文庫建筑設計及既有建筑的隔震加固設計除應符合本標

,

準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

·1·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1.1隔震建筑

seismicallyisolatedbuilding

為降低地震響應在結構中設置隔震層而實現隔震功能的建

,

筑包括上部結構隔震層下部結構和基礎

,、、。

2.1.2隔震層

seismicisolationinterface

隔震建筑設置在基礎底部或下部結構與上部結構之間的全

、

部部件的總稱包括隔震支座阻尼裝置抗風裝置限位裝置抗

,、、、、

拉裝置附屬裝置及相關的支承或連接構件等專用

、。

2.1.3上部結構

superstructure

隔震建筑位于隔震層以上的結構部分

。

2.1.4下部結構

substructure

隔震建筑位于隔震層以下的結構部分不包括基礎

,。

2.1.5基底隔震

baseisolation

隔震層設置在建筑物底部的隔震體系

。

2.1.6層間隔震

inter-storeyisolation

隔震層設置在建筑物底部以上某層間位置的隔震體系

。

2.1.7屋蓋隔震

roofisolation

隔震層人人文庫設置在建筑物柱頂或墻頂與頂層屋蓋之間的隔震

體系

。

2.1.8隔震支座

seismicisolator

隔震層用于承載上部結構并具有隔震變形能力的支座

,。

2.1.9阻尼裝置

dampingdevice

通過吸收并耗散地震輸入能量而使隔震層地震響應衰減的

裝置

。

·2·

2.1.10抗風裝置

anti-winddevice

隔震層用于抵御上部結構風荷載作用的裝置可以是隔震支

,

座的組成部分也可以單獨設置

,。

2.1.11抗拉裝置

anti-tensiondevice

隔震層中用于抵御上部結構傾覆作用引起的豎向拉力的

裝置

。

2.1.12限位裝置

stopper

限制隔震層位移超過合理設計范圍的裝置

。

2.1.13底部剪力比

baseshearratio

設防地震作用下建筑結構隔震后與隔震前上部結構底部剪力

之比值

。

2.1.14等效剛度

equivalentstiffness

隔震層或隔震支座對應于某特定水平位移專用的割線剛度

。

2.1.15等效阻尼比

equivalentdampingratio

隔震層或隔震支座對應于某特定水平位移的阻尼比

。

2.1.16極罕遇地震

veryrareearthquake

在設計基準期內年超越概率為-4的地震動

10。

2.2符號

2.2.1作用和作用效應

D永久荷載

———;

E極限安全地震作用

人人文庫———;

F結構總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

ek———;

Fji振型i質點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

———j;

FjiFjiFji分別為j振型i質點x方向y方向及轉角方向

X、Y、r———、

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

;

F結構總豎向地震作用標準值

Evk———;

Fi質點i的豎向地震作用標準值

v———;

Fi質點i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

———;

·3·

F隔震層的水平剪力

h———;

K隔震層水平剛度

h———;

f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標準值

ck———;

f剪力墻端部暗柱中型鋼或墻內鋼板的強度標

spk———

準值

;

G上部結構總重力荷載代表值

———;

GiGj分別集中于第i質點重力荷載代表值

、———、j;

G上部結構等效總重力荷載

eq———;

L上部活荷載

———;

M節點上下柱端截面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組合

c———、

∑的彎矩值之和

;

M節點左右梁端截面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組合

b———、專用

∑的彎矩值之和

;

M節點左右梁端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實配的正

bua———、

∑截面抗震受彎承載力所對應的彎矩值之和

;

MtMb分別為柱上下端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截面組

c、c———、

合的彎矩值

;

MlMr分別為梁左右端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截面組

b、b———、

合的彎矩值

;

MtMb分別為柱上下端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實配的

cua、cua———、

正截面抗震受彎承載力所對應的彎矩值

人人文庫;

N鋼筋混凝土柱考慮設防地震作用組合的軸壓力

———

設計值

;

N鋼筋混凝土柱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的軸壓

GE———

力設計值

;

N鋼筋混凝土柱在設防地震作用下的軸壓力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