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425-2020 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設計標準_第1頁
GBT 51425-2020 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設計標準_第2頁
GBT 51425-2020 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設計標準_第3頁
GBT 51425-2020 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設計標準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1頁請購買后查看

付費閱讀全文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UDC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514252020

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設計標準

Standardfordesignofobservationandmonitor

systemonforestfire專用

人人文庫

貼標處20200609發布20210301實施

S/N:155182·0710

統一書號:155182·0710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定價:12.00元聯合發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設計標準

Standardfordesignofobservationandmonitor

systemonforestfire

GB/T51425-2020

主編部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專用鄉建設部

施行日期年月日

:202131

人人文庫

中國計劃出版社

2020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設計標專用準

GB/T51425-2020

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行

網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木樨地北里甲號國宏大廈座層

:11C3

郵政編碼電話發行部

:100038:(010)63906433()

三河富華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印刷

印張千字

850mm×1168mm1/321.12525

年月第版年月第次印刷

202121202121

人人文庫統一書號

:155182·0710

定價元

:12.00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侵權舉報電話

:(010)63906404

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寄本社出版部調換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

2020年第159號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發布國家標準

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設計標準的公告

《》

現批準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設計標準為國家標準編號

《專用》,

為自年月日起實施

GB/T51425-2020,202131。

本標準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戶網站

()

公開并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

,

社有限公司出版發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20年6月9日

人人文庫

前言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年工程建設標準規

《〈2008

范制訂修訂計劃第二批的通知建標號的要求

、()〉》(〔2008〕105),

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

,,

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標準

,,。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總則總平面設計系統設計附屬

:,,,

設施設計

。

本標準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

調查規劃設計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

。專用

或建議請寄送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地址北京市

,(:

東城區和平里東街號郵編

18,:100714)。

本標準主編單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本標準參編單位原國家林業局森林防火預警監測信息

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員閆平鄒全程宋子剛蔣岳新

涂瓊鄧立斌徐健楠慕曉煒

楊旭東王強姚啟超

本標準主要審查人員胡迎瑞吳建國王宏偉舒立福

劉曉東王立夫徐海峰陳文閣

人人文庫

李濤

目次

總則…………………

1(1)

總平面設計………………

2(2)

總平面設計方案…………

2.1(2)

系統組成………………

2.2(2)

現場勘查………………

2.3(3)

總平面設計圖……………

2.4(4)

系統設計…………………

3(5)

瞭望塔臺……………

3.1()專用(5)

視頻監控………………

3.2(5)

地面巡護………………

3.3(10)

附屬設施設計……………

4(12)

供電及電源系統…………

4.1(12)

防雷系統………………

4.2(12)

防盜系統………………

4.3(14)

本標準用詞說明………………

(15)

引用標準名錄…………………

(16)

附條文說明…………………

:人人文庫(17)

·1·

Contents

………

1Generalprovisions(1)

…………………

2Designforgeneralplan(2)

………

2.1Projectofdesignforgeneralplan(2)

……

2.2Systemcomposition(2)

……………

2.3Fieldsurvey(3)

………

2.4Drawingofdesignforgeneralplan(4)

………

3Designforsystem(5)

………

3.1Manualwatching專用(5)

……

3.2Videocarriermonitor(5)

…………………

3.3Patrol(10)

………

4Designfornecessaryinstallation(12)

………

4.1Systemofpowersupplyandsource(12)

……………

4.2Systemoflightningprotection(12)

…………

4.3Burglarsystem(14)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15)

……

Listofquotedstandards(16)

………

Addition:Ex人人文庫planationofprovisions(17)

·2·

1總則

1.0.1為規范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的建設促進森林火情瞭望

,

監測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確保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高效經濟

,、、

實用增強森林火情瞭望監測能力制定本標準

,,。

1.0.2本標準適用于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為目的的新建擴建和改

、

建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

。

1.0.3本標準規定了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的各項設計要求是

,

進行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設計的依據是編制評估審批森林

;、、

火情瞭望監測系統建設項目的依據也是審查森林火情瞭望監測

;專用

系統建設項目設計和對整個建設過程進行監督檢查的依據

。

1.0.4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設計應明確建設目的設計原則和

、

標準設計階段應分為初步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

,、。

1.0.5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設計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

,

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

人人文庫

·1·

2總平面設計

2.1總平面設計方案

2.1.1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的主要形式應為瞭望塔臺瞭望視頻

()、

監測地面巡護三種主要類型各地在方案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本

、。,

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和林區的實際環境同時將林火監控和其他林

,

業資源監控建設結合起來選擇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林火監測

,

類型

。

2.1.2瞭望塔臺建設地點應以地勢較高視野開闊控制火災

()、、

易發區域范圍最大為原則

。專用

2.1.3視頻監測前端建設地點除應滿足瞭望塔臺的要求外尚

(),

應滿足數據傳輸的要求后端監控系統應設在縣級林業局防火

;()

辦并應與國家省市建立四級聯網的立體監控體系

,、、。

2.1.4地面巡護應利用道路和交通工具進行巡護彌補固定瞭望

,

設施的監測盲區為主兼有火源管理排查火險隱患和及時撲救初

,、

發火情的職能

。

2.1.5總平面設計方案應按照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所規定的

建設地點功能以及各類建設內容和與外部保持聯系的方式等

、

編制

。人人文庫

2.2系統組成

2.2.1瞭望塔臺瞭望應由瞭望塔臺塔房塔道瞭望設備

()()、、、、

圖像采集設備通信設備以及供電供水供暖防雷等附屬設施

、,、、、

組成

。

2.2.2系統組成應包括下列內容

1監控中心應符合下列規定

·2·

1網絡系統的建立除應基于國家省市縣地理信息系統

)、、、

和定位系統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遠程視頻聯網監

,、、、

控遠程控制前端供電傳輸及主要設備上下電智能管

,、

理尚應通過中心管理系統實現前端主要設備程序升級

,、

維護管理及報警聯動

;

2縣林業局級監控中心應存儲全部所屬前端基站采集的

)()

實時視頻數據

;

3各級監控中心應實時顯示點播的前端基站采集的視頻

),

應具有采用前端反饋的數字轉臺云臺姿態參數和指揮

()

系統結合與視頻同步定位火點的功能

;

4附屬設施應包括供電防雷防靜電綜合布線和設備

)、、、

集成

。

2前端基站應符合下列規定

:專用

1鐵塔和立桿塔高在以上應選鐵塔以下宜選

):10m,10m

立桿鐵塔立桿均應滿足設備正常運行及人工維護承

,、

載能力

;

2前端設備應包括數字轉臺云臺圖像采集智能管理

)()、、、

視頻傳輸和防護罩

;

3煙火識別和定位應采用基于視頻圖像分析技術的煙火智

能處理嵌入式設備將數字轉臺云臺參數報警信息和

,()、

煙火方位實時上傳至上級監控中心

;

4附屬設施應包括供電機柜防雷電防盜設施

)、、、。

3網絡人人文庫傳輸應視前端建設地點的具體情況宜選擇租用光

,

纜新建光纜或新建無線網絡方式優選為雙網傳輸方式

、,。

2.2.3地面巡護應包括巡護道路交通工具瞭望設備定位跟蹤

、、、

設備通信設備撲火機具和防護裝備

、、。

2.3現場勘查

2.3.1工程項目的勘察工作宜按各設計階段的勘察要求分階段

·3·

進行勘察或采用一次性現場勘查分階段設計

;,。

2.3.2瞭望塔或前端基站應充分利用原有的各項工程設施同

(),

時應與監測范圍內的其他防火建設工程相結合不應重復建設

,。

2.3.3瞭望塔或前端基站應根據建設地點的地質地形以及相

()、

關的氣象水文等資料布設防震防地質災害防水土流失防風

、,、、、

等安全保護措施

。

2.4總平面設計圖

2.4.1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總平面設計應根據實地勘察通過

,

方案比較和論證采用安全經濟合理的設計方案

,、、。

2.4.2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總平面設計的前端設施巡護路

、

網通信線路基層監控中心應符合下列規定

、、:

1總平面圖設計中前端監測設施塔道巡護道路應統籌布

、、專用

設相互協調

,;

2前端監測設施巡護道路通信方案的設計應按相應的技

、、

術要求在圖上選點選線

、;

3巡護路網應根據工程區的地形植被火險等級等條件按

、、,

現行行業標準林區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執行

《》LY5104;

4應按勘察成果進行設計形成森林火情瞭望監測系統工程

,

總平面設計圖

。

人人文庫

·4·

3系統設計

3.1瞭望塔(臺)

3.1.1瞭望塔臺應符合下列規定

():

1瞭望塔臺類型應包括鋼結構瞭望塔臺和鋼筋混凝土

()()

結構瞭望塔臺瞭望塔臺高度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森林防火

()。()《

工程技術標準規定高于主林冠層以上

》LYJ127,2m。

2瞭望塔臺的使用壽命應在以上抗風載能力應為

()20a,8

級以上塔基應選擇在地質條件堅硬的基礎上

,。

3.1.2塔房塔道應符合下列規定

、:專用

1塔房及附屬設施應設置在鋼結構瞭望塔附近應采用磚混

,

結構滿足名工作人員值守鋼筋混凝土結構瞭望塔的較底層可

,2;

作為塔房建筑面積應為22

,20m~40m;

2塔道系應是瞭望塔與最近的林區道路的連接線分為步行

,

塔道和車行塔道步行道寬度宜為車行塔道寬度按現行行業

,2m,

標準林區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執行

《》LY5104。

3.1.3瞭望通信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

1瞭望設備應包括定位刻度盤和高倍望遠鏡便攜式紅外望

、

遠鏡測距儀

、;

2通信人人文庫設備應包括基地臺手持對講機

、。

3.2視頻監控

3.2.1前端監測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監測塔宜采用鐵塔高度視控制范圍而定宜為

,,7m~

且設備安裝平臺高于附近林冠以上

30m,2m;

2數字轉臺云臺應具有防抖動抗風防腐防磨功能最

()、、、,

·5·

大載重應視具體需要而定不應小于云臺對外輔助開關接

,15kg;

口數目不應少于個

4;

3視頻監控攝像機應根據監測面積而定宜采用不小于

,130

萬像素的高清網絡攝像機鏡頭接口為類型電源

CCD,C/CS;

DC12V±10%;

4應根據觀測距離和面積選擇高倍鏡頭宜根據需要選擇紅

,

外鏡頭后臺應實時讀取鏡頭的變倍數量

,;

5煙火智能識別處理器宜采用前置嵌入式硬件煙火智能識

別技術煙火識別準確率不應低于

,90%;

6攝像機的防護罩應具有自動恒溫裝置和雨刮器具備防

,

曬抗風抗震防雷防雨防塵防凍防鹽霧防銹蝕防變形防

、、、、、、、、、、

盜等功能并可在惡劣的環境下工作

,;

7視頻服務器應根據選用的網絡類型選擇

專用;

8前端其他設備應包括音箱和功放并應遠程控制

,。

3.2.2數據傳輸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前端視頻監控到縣級林業局監控中心的數據傳輸應根

()

據實際需求和建設地的實際情況選用光纜電纜微波無線局域

,、、、

網衛星電信運營商等方式傳輸新建微波傳輸工程應使用數字

、、。

微波使用頻率和功率應符合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并

,,

應到當地無線電管理部門備案

。

2使用無線數字微波傳輸方式組網時應保證每路圖像不小

,

于帶寬點對點方式的最遠傳輸距離不應小于無線網

3M,30km,

橋方式最遠人人文庫傳輸距離不應小于以保證圖像質量的要求

10km,。

3視頻圖像可采用數字微波光纖移動通信網數字傳輸

、、。

通道應采用方式支持圖像組播網絡流量平衡控制等功

TCP/IP,、

能支持端口映射支持代理服務器轉發等服務實

,DNS、NAT,。

時數字圖像傳輸的控制響應時間應小于或等于數字圖像編解

1s,

碼的延時應小于

0.5s。

4前端基站與后端監控中心的通信采用無線方式傳輸當距

,

·6·

離大于后或兩者之間有高山阻隔或移動運營商尚未覆蓋

50km,,

的區域會影響到數據的傳輸需要設置中繼站中繼站應選擇在

,,。

地勢較高處新建或在已有的瞭望塔臺上安置中繼設備

,()。

3.2.3后端控制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監控中心應包括機房和監控室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

1面積縣林業局級以下單位建筑面積應為2

):()15m~

2縣林業局級以上單位建筑面積應為2

20m;()20m~

2宜與指揮中心或會議室合建

30m()。

2監控機房環境要求溫度應為濕度應為

):10℃~30℃;

不凝露機房內照明應大于或等于

40%~70%,;200lx

燈光不能直射到大屏幕電視墻及操作臺機房內無線

();

電干擾場強應小于或等于地面應采用抗靜電活

126dB;

動地板安裝高度應為地板下應敷設

,150mm~180專用mm,

靜電泄放系統頂面應采用吊頂方式具有隔熱吸音

;,、、

美觀輕質等功能耐火等級應為一級

、,。

3機房其他要求機房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計算機場地通

):《

用規范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

》GB/T2887、《

規范的規定

》GB50198。

2林火視頻監控平臺應符合下列規定

1林火視頻監控平臺應為多層結構轄區內縣市及重點區

),

域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國有林場宜視情況設置監控

(、、)

中心國家省區市地市級林業主管部門應設立森

,、(、)、()

林防火指揮中心上級森林防火指揮中心在發生重大森

人人文庫,

林火災時按需要調用相關下級監控指揮中心的視頻監

、

控圖像各級指揮監控中心應實現對其管轄內的前端

。()

圖像進行實時監控錄像報警聯動等功能且上級指揮

、、,

中心可任意調用下一級的圖像信息對系統有優先控

,

制權

。

2監控中心應由前端傳輸控制及顯示記錄四個主要部分

)、、

·7·

組成前端部分應包括一臺或多臺攝像機以及與之配套

。

的鏡頭云臺防護罩解碼驅動器等傳輸部分應包括微

、、、;

波電纜或光纜以及可能的有線無線信號調制解調設

、,、

備等控制部分應包括視頻切換器云臺鏡頭控制器操

;、、

作鍵盤各類控制通信接口電源和與之配套的控制臺

、、、

監視器柜等顯示記錄設備應包括監視器錄像機多畫

;、、

面分割器以及相關的防雷防盜設備等其他監控中心

,、。

應包含除前端系統以外的其他部分

。

3各級指揮監控中心之間應采用租用地面光纜進行連

)(),

接有政務或林業專網連接的地區可采用政務網或林業

,,

專網連接

。

3林火視頻監控系統應實行統一聯網為滿足日后全國統一

,

聯網對監控系統兼容性和分級控制的要求國家級指揮中心一

,專用(

級省指揮中心二級地市級監控中心三級各縣市區

)、()、()()、(、)

監控中心四級之間均應采用方式聯通

()IP。

4圖像顯示應根據需求選用拼接大屏幕監視器電視機

、、

正背投顯示屏液晶顯示器等離子屏等設備在全天

(100Hz)、()、、;

候條件下應清晰觀察前端監控范圍內的現場即時圖像圖像質量

,,

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安全防范系統驗收規則的規定

《》GA308。

5數字圖像編碼設備應具有對視頻信號的采集壓縮編碼

、、

和實時傳輸功能支持接口連接其他外設接口遠程

,I/O、RS-485、

云臺控制多個用戶同時訪問功能

、。

6縣市人人文庫級監控中心及授權用戶應對前端任意一路預警監控

圖像進行控制并應對指定設備指定通道進行云臺控制攝像機

,、,

變焦聚焦光圈調整應允許設定優先級的共享訪問

、、,。

7圖像信息保存記錄設備應采用專業磁盤陣列設備及管理

軟件系統應具有磁盤冗余陣列功能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RAID),:

1實現數字化圖像記錄存儲和備份應在視頻監控平臺上

)、,

依據授權回放歷史圖像

。

·8·

2按照指定設備指定通道進行圖像的實時瀏覽點播時不

)、、

應影響其他通道進行圖像傳輸并應支持點播圖像的無

,

級縮放圖像抓幀跨設備的圖像組屏多用戶共享訪問

、,,,

圖像轉發

。

3應按照指定設備指定通道指定時間范圍進行歷史圖像

)、、

文件的回放回放除應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

;、、

放逐幀進退快速進退畫面停止圖像抓幀尚應支持

、、、、,

回放圖像的無級縮放

。

8視頻監控平臺除應實現對圖像監控設備統一管理尚應實

,

現用戶登錄管理權限管理網絡管理安全管理

、、、。

9森林火災自動檢測報警和管理除應具備能夠檢測到的距

離不小于在視頻圖像中的最小靶面面積不小于像素

10km,10×

像素即可識別森林中的煙或火自動全方位探測林火點目標

10,專用、

拍攝視場內圖像一旦發現林火系統能夠自動給出報警信號的能

,

力同時鎖定林火所在位置由管理員確定是否是真實火災

;,。

10報警管理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支持報警信息的接收同時具備聲音圖像的提示并

),、,

應在本機生成報警日志有報警自動恢復功能

,。

2報警類別應包括火情報警防盜報警門禁報警非法闖

)、、、

入及畫面異動報警圖像設備故障報警以及通過溫度濕

、、

度探測器發出報警信息

。

3當發生報警時應自動在屏顯地圖上提示報警位置及類型

),。

4報人人文庫警信息應和錄像數據相結合由報警信息檢索回放相

),

應的圖像錄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