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社會工作_第1頁
社區社會工作_第2頁
社區社會工作_第3頁
社區社會工作_第4頁
社區社會工作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社區:指一定數量居民組成的,具有內在互動關系和文化維系的地域的生活共同體。2、社區的構成要素:(1)人口要素(2)地域要素(3)文化要素(4)組織結構要素3、社區的功能生產一分配一消費功能(經濟功能,最基本功能)社會化功能社會控制功能社會參與功能(根本功能)相互支持功能4、社區工作的含義(1)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種介入方法;(2)是一項有計劃的行動,是一個過程;(3)運用集體行動的方法,鼓勵居民自助、互助及自決,提升居民的各種能力;(4)滿足社區需要,解決社區問題,培養社區歸屬感和認同感,達致社區整合,改善社區生活素質;(5)發展居民能力,加強其自主性。5、社區工作的特征(P15)(1)以社區為工作對象(2)采用結構導向的分析視角(3)介入的層面較廣(4)強調居民的集體參與(5)任務目標與過程目標并重(6)善用社區資源(7)具有政治性6、西方社會工作理論的發展階段(1)調查階段(2)精神分析學階段(3)精神分析學與功能主義學派并立階段(4)獲得階段(5)盤點階段(6)理論同一階段(7)理論歸類階段埃文斯(R.Evans):“實踐理論”可理解為對社會工作宏觀環境的分析,是引導社會工作者介入工作的最高層次的認識工具?!皩崉绽碚摗敝改切┲敢鐣ぷ髡咴诰唧w執行工作時的理論,為社會工作一些具體的介入模式,是較狹義的工作手法、技巧以及有關的原則、規范等。地區發展模式社會工作者的角色:(1)倡導者(2)協調者(3)教師功能派理論帕森斯、默頓觀點:(1)社會系統由行動者與其共同結構中的其他行動者之間的穩定、制度化的角色關系所構成。(2)社區是社會系統中的一種特定類型。(3)社會始終會維持著相對的穩定和平衡。通過“結構”將“零散”的“部分”結合到在一起,形成穩定有序的、功能整合的運行系統。社會沖突理論馬克思韋伯、霍爾、科塞科塞認為:沖突具有正功能和負功能。在一定條件下,沖突具有保證社會連續性、減少對立兩極產生的可能性、防止社會系統的僵化、增強社會組織的適應性和促進社會的整合等正功能。安全閥理論,社會系統往往為人們提供排泄敵對情緒和進攻情緒的制度,即安全閥制度。11、社會交換理論12、新保守主義哈耶克、約瑟夫、撒切爾主要觀點:(1)強調社會的漸進性。(2)堅信自由市場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有效途徑。(3)強調個人主義,認為一切機會均由個人的行為所促成。(4)分析核心家庭的作用(5)提倡助人自助13、新馬克思主義阿爾都塞解決社會問題、改善社會關系并不能只著眼于個別社會制度,還要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才是最近基本的。14、新女性主義(1)男權主義制度與兩性的性別定型關系密切,性別定型是社會文化制度的產物。(2)男權主義將社會分成公共的與私人的兩個空間范疇,婦女在家庭扮演的角色限制了她們在公共領域的發展,其活動空間和個人發展也相應受到限制,這一角色定位導致婦女自我形象的低落。15、羅斯曼的社區工作地區發展:假定可以通過和諧的共識手法,達到社區的穩定,使居民有歸屬感而且能夠相互合作,從而促進社區內部人力、物力資源的綜合發展。托馬斯:指出了社區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居民不愿意參加社區活動地區發展的目標可以分解成任務目標和過程目標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倡導者。協調者。教師。16、1601年的《濟貧法》規定:(1)每一教區每月向地主征收濟貧稅,政府抽稅舉辦社會救濟活動。(2)凡是有工作能力的貧民,必須參加工作,以工作換取救濟。(4)禁止無家可歸及無業游民行乞游蕩。(5)貧民的救濟分為三種:一是強迫體力健全的平民進習藝所工作。二是不能工作的貧民。三是無依無靠的兒童《濟貧法》:一方面標志著一種新的社會的保障制度正在產生,另外一方面也標志著一種社會福利工作方法開始萌芽。17、漢堡制:把全市劃分為若干區,每區設監督員一人,并設中心辦事處綜合管理全市所有貧困救助行政事務。對于沿街乞討者不予施舍。18、愛而伯福制內容:把愛爾伯福制全市劃分為564段,每段約有居民300人,其間貧民不得超過4人。19、慈善組織會社:英國。索里牧師。美國。哥爾亭牧師。20、社區睦鄰運動1884年,英國倫敦東部圣猶太教區的牧師巴涅特創設了一個名為“湯恩比館”的社區睦鄰中心。工作人員與貧民共同生活。美國:1889年由簡?亞當斯女士在芝加哥創立的“霍爾館”。21、德國的社會安全制度德國是最早建立社會安全制度的國家。俾斯麥政府通過立法強制推行疾病保險,1884年推行工傷事故保險,1889年又推行老年與殘障社會保險。22、1942年牛津大學教授貝弗里奇發表了題為《社會保險及有關服務》,強調了社會保險的四項主要原則:(1)普遍性原則。(2)分類保險原則。(3)最低標準原則。(4)保費共擔原則。23、我國古代社會救濟思想《禮記?禮運?大同》主要記述了孔子的社會福利主張: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們渴望建立一個人與人能和諧共處、互助共濟、平和寧靜的社會。孟子在繼承孔子社會福利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張,強調以德服人。24、民間社會救濟和社會救助的特點(1)家族(2)同鄉(3)行會(4)宗教25、政府的社會救助制度(1)保息六政:慈幼、養老、振窮、恤貧、寬疾、安富。(2)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養疾,五曰合獨,六曰問疾,七日通窮,八曰賑閑,九曰接絕。26、社倉鄉約呂氏鄉約王陽明的《南贛鄉約》27、新中國成立之前的社區社會工作晏陽初的定縣平民教育運動。陶行知的南京曉莊實驗鄉村師范學校和江蘇寶山師范學校、梁漱溟等人創立的河南村治學院和山東鄒平鄉村建設研究院。28、西方社會工作的價值根源及其基礎西方社會工作的價值觀根植于西方資產階級文化。西方資產階級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來源于古希臘、古羅馬和希伯來文明,以基督教的博愛思想為主導,崇尚理性、宣揚博愛、平等,追求民主與科學。價值基礎:(1)新教倫理。(2)人道主義。(3)社會福利觀念。29、社會工作價值的演變過程(1)宗教、慈善活動時期的早期社會工作價值觀。(2)工業化過程中的社會工作價值觀(3)專業社會工作的價值觀。30、社區社會工作的基本價值觀(1)尊重人和人的價值人的基本權利包括三大類:公民及政治權。經濟、社會、文化權。特別社會群體的人權。(2)社會正義正義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報應性的正義。一類是分配性的正義。美國羅爾斯:社會正義有兩個原則,一是“自由原則”?!安顒e原則”。(3)民主和群眾參與群眾參與:社會參與、社會運動、政治參與、和受助者參與。八個層次:操縱、治療、通信、咨詢、安撫、伙伴、賦予權力、市民控制。(4)服務31、聯合國在1955年出版的《通過社區發展促進社會進步》一書將社區發展定義為,是一種經由全社會居民積極參與,并充分發揮創造力量,以促進社區經濟與社會同時進步的工作過程。社區發展:是協助社區成員分析問題,發揮其自主性的工作過程,目的是提高他們及地區團體對社區的認同,鼓勵他們通過自助和互助解決社區問題。31、社區發展的歷史過程畢都教授的“社區活力”項目啟動,后來,該項目發展為由80多所大學和學院設置的“社區發展”課程。32、社區發展的直接目標(1)協助社區居民認識他們的共同需要(2)協助社區居民運用各種技術援助(3)協助社區居民動員他們的社區資源。(4)協助社區居民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33、終極目標(1)經濟發展:發現居民職業的、技術的能力,以增加物質的建設,提高生活水準。(2)社會發展:教育居民互助的合作的精神,以協調社區的力量,改善人群的關系。(3)政治發展:發展社區居民的組織,以訓練居民的自治能力與自助精神。(4)文化發展:文化發展亦倫理建設。34、社區發展的功能:(1)民主制度建設過程(2)助人自助的方式(3)社會安定的力量(4)社區革新的方法35、社區發展的組織模式(1)整體模式(2)委托模式(3)分散模式36、社區發展的基本原則聯合國原則:(1)社區各項活動必須符合社區的基本需要,并根據民眾的愿望,制定主要的工作方案。(2)社區局部的改進雖然可以從各方面著手,但是,全面的社區發展必須建立多目標的計劃與各方面的聯合行動。⑶在推進社區發展的初期,改善居民的態度和物質建設同樣重要。(4)選拔、鼓勵和訓練地方領導人才是各項社區發展計劃中的主要工作。⑸社區發展應特別重視婦女和青年的參與,以擴大參與基礎,求得社區的長期發展。(6)社區發展的目的是促進人民熱心參與社區工作,從而改進地方行政職能。(7)社區自助計劃的有效開展有賴于政府積極、廣泛的協助。(8)建立全國性的社區發展計劃應當有完整的政策。⑼地方、全國、國際的非政府組織的資源,在社區發展中應當充分利用。(10)地方的社會經濟進步必須與全國性的發展計劃互相結合。37、社區發展的三種路徑選擇(1)自我幫助路徑及其運用(2)技術支持路徑及其運用(3)沖突路徑及其運用40、(1)社會工作者準備階段:心理準備階段。實力準備階段。(2)建立專業關系階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